這回我們從主禱文中學習基督教導我們禱告的內容。若我們仔細看,耶穌的禱告一直以「你」為中心,而這個「你」正是我們在天上的父。他提出了三個相聯的祈求:「願人都尊你的名為聖,願你的國降臨,願你的旨意行在地上如同行在天上。」你的名、你的國和你的旨意正是耶穌禱告的重點,且讓我們一一細看。
關於名字,中國人與猶太人極為相似。猶太人不會隨便起名,因名字不止是象徵,而是其身分,標誌着其真實生命本源。然而,人生存在的矛盾在於名不副實,昔日舊約子民以色列正是不能反映上帝的真像,而沾污了上帝應許的土地,褻瀆了上帝的名(結三十六:16-20)。耶穌是奉主「名」而來者(可十一:9),他的道成肉身正是邀請其跟隨者尊上帝的「名」為「聖」,讓人返回上帝所賜的神聖形象,在今生度過名實相副的生命。主耶穌自身除了給予信徒名實相副的信仰生命見證外,他用自己的生命向人類揭示上帝的真「實」身分。約翰福音說到「基督榮耀上主」與「尊他的名為聖」實屬同義,而這榮耀時刻正是他的受苦、死亡與復活。基督犧牲的愛讓門徒親身體驗「阿爸父」上帝乃愛與信靠的泉源。
關於國度降臨,根據猶太先知傳統,猶太人被擄巴比倫及長期受列強統治,他們熱切期待上帝國度的來臨,這意味着未來的救贖(賽2:2-4,彌4:1-3)。耶穌以天國或上帝國的比喻作為傳道內容,正是承接人民對這先知傳統的盼望。兩者不同之處在於,耶穌期盼上帝在世的介入,比政權的轉易更激進。他強調上帝國度降臨人心,人由心而發地服從上帝的王權,讓上帝以生命的王的身份審判與解決人與世界裏裏外外的紛爭,帶來公義與和平,開放一個世界新秩序。
耶穌祈求的國度不是這世界的國度(約18:36),不以暴力與霸權為治國手段,從其比喻中我們得知上帝國如參天的大樹(路13:19 & 太13:47)般包容,這是開放給所有人的生命筵席(路14:13, 21),整個人生與歷史進程也是上帝國度降臨「既濟與未濟」的階段。我們每一位祈禱者就是撒在世上的天國種子,是上帝國在世的標記(太13:31-33)。
主禱文以「你」為中心的禱告內容,最後是上帝旨意在地若天的成就。以賽亞書如是說:「末後的日子……主必將他的道教訓我們;我們也要行他的路……」(賽二:2-4)原來,當人民依上帝旨意生活,新的世界秩序在地上得以實現成真。縱觀舊約及新約,依上帝旨意生活即討上帝喜悅(詩四十:8)與實踐上帝在被造眾生裏面的計劃(弗一:9-10)。上帝旨意絕不會與其愛的本質分割。上帝一如愛子女的父母,不會控制兒女依自己想法成長;反之,他會鼓勵他們發掘自己潛質,做個有責任的成人。
如此,上帝既然早已給人無數恩賜,又給予人擁有創造主的形象,那最寶貴的自由與創造力,上帝渴望人能富創意去運用自由,全面發展上帝給予的恩賜,活出當中的上帝形象。聖子耶穌正是善用自由,不但沒有帶來自我的放盪,而是出於自由的服從上帝的使命,甘於飲盡苦杯,成就上帝救世的工程。耶穌絕對是以自由意志完成上帝旨意的絕佳例子。
禱告生活正是要培養一個名符其實的信徒生命,委身上帝國在世臨現,運用上帝給予的自由與恩賜,以完成上帝旨意為人生的使命。以主禱文的文字,就是由「你」(上帝)為中心到「我們」(人)實踐的信仰成長過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