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風影響活動能力,許多康復者都期望可以能夠好好步行,或是行得更穩、更快、更遠。
對中風復康者而言,學習步行的確是艱深的一課,因為他們要跨過重重難關,包括關節幅度不夠、肌肉力量不夠、張力過大或不足、肌肉屈伸控制困難,以及體重負擔等;年紀較大的復康者,更可能要面對本身的關節退化問題。
其實,中風復康者可以選擇水中治療,因為水有多個有助復康的元素可以避開以上問題,讓他們輕鬆練習!
水的浮力能承托起復康者的體重,可減輕關節痛者的痛楚,讓他們活動得較為輕鬆,再大的幅度及再大力度的動作都有能力去完成。當復康者的肌肉力量還未足夠提起腳時,常常會有垂足的情況,水的浮力可以幫助減輕重量,令復康者及早以正確的步姿行走,增強信心,避免出現不良的姿態,更可以走得更遠。
水的阻力配合適當器材,可以訓練肌肉力量。地上的阻力來自地心吸力,但水的阻力來自四方八面,復康者的阻力運動可以適用於多方向,令步行運動更多元化。
水的溫度及水流可以增加血液循環,復康者常有肢體腫脹的情況,大多原於肌肉活動能力減少,使血液循環減慢。水療池溫度大多維持於攝氏三十以上跟體溫相似,加上水流的按摩,有助於減低腫脹,令肢體活動輕鬆。
雖然水中治療有很多好處,但不是人人適用,皮膚病、攜有鼻喉、胃喉、人工造口、大小便失禁者都不適宜。有心臟病或血壓高的康復者都應先諮詢醫生意見。因為安全問題,最好在合資格的物理治療師指導下,於安全及有器材的水療池訓練,才達致有效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