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載自1757期《教聲》)
人類飲酒的歷史源遠流長。據現存證據顯示,公元前六千年的蘇美爾人和古埃及人已懂得釀造葡萄酒。葡萄酒帶給人享受,在宗教儀式上更是不可或缺。除此以外,近年科學家發現,葡萄酒亦有保健功效。
紅酒如何「有營」?
若膽固醇受到氧化,便會在動脈血管壁上形成硬塊,阻礙血液的輸送,血塊形成正是心臟病發作和中風的主要成因之一。許多研究均指出,紅酒內的多酚(Phenolic compounds)可減慢血液凝結的速度。飲葡萄酒對預防癌症與心血管疾病的效果,多年來已廣受各界注意。紅酒能與心臟健康有關,全賴紅葡萄中的果皮含有一種特別的酵素,能將果皮中的紅酒多酚轉化為具有抗氧化能力的化學份子。
葡萄酒亦含白藜蘆醇(Resveratrol)是紅酒中最主要的抗氧化物,通常可以在葡萄的皮和籽中找到,好處包括:
- 幫助降低血液中膽固醇。
- 紅酒中的類黃酮類化合物(Flavonoids)能抑制自由基對血管內膜的傷害及減低血塊的凝結。
- 類黃酮能抑制血管內膜中破壞膠原組織的物質之活動能力,與紅酒內的維他命C相輔相成,強化血管的彈性。除了維他命C外,紅酒中含少量由紅葡萄而來的維他命B1、B2及B12。
紅酒含有8至15%酒精,而每克酒精則提供7卡路里,即一杯紅酒約100-120卡路里。不少醫學文獻指出酒精會增加血液中的三酸甘油脂的含量及增加體重,故此嗜酒的人士都有應多加注意血脂、血壓水平、肝功能的水平。
飲酒之道在於適可宜止,各位讀者可留意以下的飲用紅酒建議:
- 男士最多每次3至4份,女士最多每次1至2份(每份120毫升)。如每天飲酒的話,份量更應再減。
- 飲用紅酒時,應先吃一點食物,避免空肚飲酒。
- 患有長期病如高血壓、痛風,一般不建議飲酒。如因應酬所需,可先請教營養師或內分泌科醫生。